英國自然雜志(Nature)的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影響因子5.578)11月10日發表了我館周長付教授和德國圖賓根大學Rabi M.博士于内蒙古甯城地區熱河生物群中發現的泛隐頸龜類新化石:甯城小龜(Xiaochelys ningchengensis),标志着該團隊在中生代泛隐頸龜類化石研究方面取得又一重要成果。
隐頸龜類是最大的現生龜類群,約占現生龜類總數的75%,包括海龜、陸龜和大多數的淡水龜。隐頸龜類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可以追溯至發現于東亞地區侏羅紀中晚期—白垩紀早期的泛隐頸龜類。近二十年來,在我國北方、特别是遼西地區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泛隐頸龜類化石。内蒙古甯城地區雖然也是熱河生物群的經典産地之一,但化石的研究程度遠低于遼西地區。
“小龜”作為甯城地區首次報道的龜類化石,發現于白垩紀早期義縣組,距今約1.24億年。該化石形體較小,背甲長度僅比常見的狼鳍魚略大,但它可能已是一個成年個體,因為背腹甲上幼年階段所具有的窗孔都已封閉了。系統發育研究顯示“小龜”屬于中國龜科,但比遼西地區已發現的中國龜科分子更為原始。
中國龜科是泛隐頸龜類中的一個原始類群,以龜甲低平、背腹甲韌帶聯結等為特征,廣泛分布于我國北方地區。然而,由于形态特征上的一些相似性,中國龜科也常被認為與海龜的親緣關系最近。不過,結合分子系統發育研究的最新成果而進行的系統發育的綜合分析,并不支持這一假說。這說明與中國龜科相似的形态特征隻是海龜從祖先類群繼承下來的原始特征。盡管如此,這也為我們追溯海龜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海龜的祖先可能具有泛隐頸龜類最原始的特征。
《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是英國《自然》雜志(Nature)出版集團2011年推出的一個綜合性學術期刊,旨在及時報道自然科學領域的最新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内容覆蓋生命科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