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美國《北美古脊椎動物學報》(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簡稱:JVP)發表了我院周長付教授對遼甯西部髫髻山組建昌颌翼龍的頭骨形态特征研究的新成果。該發現揭示了建昌颌翼龍一些重要的頭骨形态特征:頭骨頂緣呈微凸形,眶前窗完全位于鼻孔的後側,顴骨發育長的上颌支和短的方顴骨支,下颌關節高;第一上颌齒位于吻端,并與第二齒緊密排列,第五齒位于鼻孔的前緣等。上述發現不僅豐富完善了已知建昌颌翼龍骨骼形态特征,而且揭示了其頭骨形态特征的生長發育變化。同時,論文還通過與索倫霍芬(Solnhofen)動物群對比分析,探讨了我國東北地區非翼手龍類的分異度和生态習性。
翼龍類(Pterosauria)是爬行動物中最早成功飛上天空的一個類群,與恐龍同一時代,比鳥類的出現要早大約6千萬年。與鳥類和蝙蝠所不同,翼龍的膜質“翅膀”是依靠第四指骨(也稱為翼指骨)加長的指節為支撐和驅動,來實現空中的飛行。翼龍類主要分為非翼手龍類(或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
建昌颌翼龍頭骨化石及線條圖
周長付教授是我院2007年自北京大學引進的古生物學青年專家,專長于古兩栖爬行動物及古哺乳動物研究。近年來于國際學術刊物—Nature、BMC、JVP、Zootaxa、Neues Jahr. Geol. Paläont.等發表多篇論文, 2012年入選國土資源部“首批國土資源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工程”,2013年10月獲“中國古生物學會青年古生物學獎”。
“Zhou C-F*. 2014. Cranial morphology of a Scaphognathus-like pterosaur, Jianchangnathus robustus, based on a new fossil the Tiaojishan Formation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4: 597-605.(影響因子2.08)